【接到警察通知要做筆錄】是證人還是嫌疑人?別慌,懂流程才不吃虧!【西區刑事辯護律師】
關鍵議題:警察通知、警詢流程、證人與嫌疑人、法律權益、律師陪同
一、別急著猜測原因,先確認通知內容

收到來自警察機關的通知,第一時間很多人會驚慌,誤以為自己惹上官司,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協助調查、作證或釐清狀況。你應該先仔細看通知書上的內容,了解你是「證人」還是「嫌疑人」。如果通知書上沒有清楚標示,也可以主動致電詢問承辦員警,確認你的身份與案件性質,這將影響你是否需要律師陪同及如何應對。
二、掌握警詢前的準備要點
面對警詢,提前準備比事後補救來得重要。建議你做好以下幾點:
三、警局筆錄流程大致會怎麼進行?
通常進入警局後,會由承辦員警帶你到詢問室,確認你的基本資料、身分,接著開始進行詢問。整個過程會有紀錄人員打下你的陳述內容,完成後讓你確認、簽名。你有權要求補充或更正內容,確保紀錄與實際陳述相符,否則往後可能對你不利。若你是證人,理論上可以選擇不回答特定問題;若你是嫌疑人,更應謹慎發言,避免自我矛盾。
四、可以要求律師陪同嗎?
若你是以「被告」或「犯罪嫌疑人」的身分被詢問,有權要求律師在場,並可拒絕在律師未到場前接受詢問。然而,刑事訴訟程序中並未賦予證人請律師的權利。
五、警詢後的處理與應對重點
完成筆錄後,並不代表事情結束,你還需注意以下幾點:
六、結語
多數人面對警局通知都會害怕,甚至第一時間想逃避。但事實上,主動應對、妥善準備、了解自己權利,才是真正保護自己的方法。即便你只是證人,也可能因表述不清或太過輕忽而牽連自身。如果不確定該怎麼處理,諮詢律師會是讓你安心的第一步。


收到來自警察機關的通知,第一時間很多人會驚慌,誤以為自己惹上官司,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協助調查、作證或釐清狀況。你應該先仔細看通知書上的內容,了解你是「證人」還是「嫌疑人」。如果通知書上沒有清楚標示,也可以主動致電詢問承辦員警,確認你的身份與案件性質,這將影響你是否需要律師陪同及如何應對。
二、掌握警詢前的準備要點
面對警詢,提前準備比事後補救來得重要。建議你做好以下幾點:
- 詢問案件類型、你在案件中的身分(證人、被告或關係人)。
- 瞭解是否有義務出席與作答,釐清是否涉及刑事調查。
- 準備相關證據或資料(如有),但避免多說未確認的細節。
- 如對案情有疑慮,可事前諮詢律師或考慮律師陪同出席。
三、警局筆錄流程大致會怎麼進行?
通常進入警局後,會由承辦員警帶你到詢問室,確認你的基本資料、身分,接著開始進行詢問。整個過程會有紀錄人員打下你的陳述內容,完成後讓你確認、簽名。你有權要求補充或更正內容,確保紀錄與實際陳述相符,否則往後可能對你不利。若你是證人,理論上可以選擇不回答特定問題;若你是嫌疑人,更應謹慎發言,避免自我矛盾。
四、可以要求律師陪同嗎?
若你是以「被告」或「犯罪嫌疑人」的身分被詢問,有權要求律師在場,並可拒絕在律師未到場前接受詢問。然而,刑事訴訟程序中並未賦予證人請律師的權利。
五、警詢後的處理與應對重點
完成筆錄後,並不代表事情結束,你還需注意以下幾點:
- 謹慎回顧自己在筆錄中的發言內容,避免與未來說法矛盾。
- 若後續接獲法院或檢察官通知,應再次評估是否需法律協助。
- 若你是嫌疑人或有風險成為被告,建議盡早聘請律師處理。
六、結語
多數人面對警局通知都會害怕,甚至第一時間想逃避。但事實上,主動應對、妥善準備、了解自己權利,才是真正保護自己的方法。即便你只是證人,也可能因表述不清或太過輕忽而牽連自身。如果不確定該怎麼處理,諮詢律師會是讓你安心的第一步。
